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上京春 第55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裴时行自然不欲让她再劳动,她如今月份渐大,又兼昨夜受了惊吓,甚至奔徙过一段不少的距离。    正该是卧床修养之时,哪里就需要她亲自入宫。    元承晚安静地听完他的阻拦之辞,只淡淡笑过:“君臣之道罢了。”    这话说的似乎意有所指。    甚至带了些不似她平日随和性子的锋芒。    裴时行闻言一怔。    二人用过哺食便一同乘车入了宫,裴时行去立政殿寻了元承绎,她则在宫人延引下去了皇嫂住处。    千秋殿内陈设古朴幽意,并不漆金缀玉为饰。    檐下鸾铃鸣音清脆,竹帘高高卷起,偶然打在沉香檐柱上,梭梭作响。    元承晚端坐在外殿,葱根般的玉指不住把玩着手中天青色釉瓷杯盏。    釉色若疏雨洗过的晴空,烟水与薄雾轻笼其上,明净无匹。    倒是像极了谢韫温婉静美,不染俗世一纤尘的性子。    可她并不打算入口。    只安静地垂眸等候。    她尚有许多话想问问皇嫂,亦有些疑虑要待谢韫为她解惑。    半刻后,女官唱声起,长公主缓缓抬眸,定望住珠帘后渐渐清晰的婀娜身影。    正是午睡方起的谢韫,此刻正由宫人搀扶,一步步朝她缓缓行来。    她看起来恢复的极好,面色粉中带润,目光莹亮。    不似昨晚,神色惶惶,连一张小脸也惨白似纸。    尚未待她张口,谢韫赶在她之前率先说道:“狸狸,皇嫂有孕了。”    作者有话说:    缕乱恐风来,衫轻羞指现。故穿双眼针,持扇缝合欢。(《七夕穿针》)    描写古代七夕习俗的一首诗~    裴时行今日人设是冷笑男,他的一些理论出自《胎产心法》清代阎纯玺(诚斋)撰。    上一章小修了一下,有需要的宝宝可以回看。文案应该也快了,主要这篇文真的不长,我也写不了多长,把想讲的故事讲完就完结啦    第31章 试探    元承晚沉默了一瞬。    谢韫脚下步子不停, 继续笑望着她行来。    也只这么一瞬,长公主心头所有的忧虑彷徨,所有待要出口的纠结都被谢韫的孕讯打散。    她抬起一双清澄无垢的眼, 正正与谢韫对上:“此乃大喜,狸狸敬贺皇嫂。”    终于在她对面落座的谢韫由着宫人在她腰后细致地垫了软枕, 松下口气。    不知是因她过分看重这腹中胎儿, 此刻终于得以安稳坐下;还是因了旁的什么事体。    谢韫已小产过两次,天子至今膝下无子,无论出于维护朝纲安稳抑或是夫妇私情,这孩儿的确是怎么受看重也不为过的。    长公主默然咽下了所有话。    还是对面的谢韫率先开了口:    “这孩儿尚且未足三月,也怪我, 竟迟钝至此, 也不知有了,还是昨夜诊脉方知此喜。”    元承晚将目光落在对面的女子身上。    谢韫满脸将为人母的幸福, 正将玉手贴置在小腹上。    这话中的微言雅意, 一是叫她不必宣扬此事;可是否还有旁的意味,长公主竟也一时不敢分辨。    “皇嫂宜有淑德, 自是能得上天厚爱, 狸狸心中也自有分寸。”    话罢, 她目中含了歉意:“我知皇嫂昨夜受惊, 只是再容我冒犯一句, 昨夜那些宣阗打扮的人,您可曾留意到他们有何特征?”    此话一出,谢韫素面上笑意一敛, 那一刹惊慌好似萎谢的白玉昙花。    看起来仍是未能自昨夜的惊吓里完全恢复。    “我不记得……”    她看上去当真是吓坏了。    想必自昨夜起, 皇兄便不许她再过问这场祸乱的后续, 而后她又紧跟着知晓自己怀喜之讯, 便当真再未理过。    只是谢韫似乎仍是存了些好奇:    “那昨夜自市集中奔啸而过的那队人呢?他们是何身份,正是因了那群人才酿出惨剧。”    裴时行的确同她交代过那群商队的下落: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