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窒息  (第2/2页)
/br>    蒋承泽挫败地离开卧室,走向书房,希望可以在余敏提到信件里,找到些许改善两人关系的转机——    那日余敏余敏住院后,书房里的东西随即便被收了起来。    成沓的信件重新被放还盒子中,蒋承泽在取杂志时忍不住展开了一封,发现只是余敏和苏曼间极日常的通信,并没有太过在意。    如今余敏提到信件,他再次将信取出来一封封展开。    敏敏:    展信佳。    今天是农历八月初始十,月亮还不太圆,估计你收到信时,就刚刚好。    提前祝你中秋快乐!    我现在在草原,这儿空气很好,天空很近,夜里看月亮尤其漂亮,草原上满地的月光,温柔又安宁,就像你一样。    徐航说这个比喻不伦不类,不知道我到底是在用什么比喻你——月光、草原还是夜色。    但我知道你会理解我的意思的,因为你一向最善解人意了。    …………    一些随意的涂鸦,一些流水账般的日记,一些杂七杂八的感想,写的都是苏曼生活里的点点滴滴。    蒋承泽粗略地浏览,挑着里面和余敏相关的部分再逐字顺句成文——    那是十多岁的余敏,自己从不曾认真了解的余敏——    他试图借苏曼的视角一点点拼凑着,忽的一段句子跳入蒋承泽眼帘。    “敏敏,怎么办,学长最近又不怎么理我了。    你曾经说,如果他身边围满了人,任何的讨好都会流于庸俗,可除了讨好又应该如何接近他呢?    要说精神共鸣,你知道的,我这个人比较肤浅,上次那本图书还是你推荐我的;唉,你要是在这个城市就好了,我介绍你和学长认识的,等你们先混熟了,我就可以借近水楼台了……”    苏曼这封信中,“学长”没有指名,可就蒋承泽和苏曼相交多年来看,她相熟的学长就他一个。    呼吸几乎停止,一种前所未有的假设和可能忽的浮现脑海,他的手指不停地翻动着纸张,将书信按照落款的日期重新排序。    他把信纸全都从信封里拆出来,叠成厚厚的一摞,向后翻着,眼睛快速扫视着一个所有引起他注意的词语。    …………    猜想在翻阅中一点点被证实。    六个小时后,当蒋承泽终于放下手中的信纸时,他坐在椅子上,盯着天花板,脑海里一片混乱。    回忆铺满而来,将他淹没。    一场他不想抵抗的洪水,串起了所有的不合理。    为什么第一次见面时,余敏会通过后视镜用那样的目光看他。    为什么在苏曼楼下,当苏曼抓着他的手帮他止血时,余敏显得那样的失落。    为什么下暴雨那日当他送余敏回家,她提出加微信时,她微颤的尾音是那么的兴奋又忐忑。    …………    蒋承泽这一生,遇见过太多人别有用心的接近。    他们大多数都有着精湛的演技,于是他习惯了用个体的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动机——    以至于他捡起余敏工牌地那一刻,他甚至忘了,问一句最简单的“为什么”。    以至于他揣测过她的种种意图,却独独忘了最浪漫的一种——    也许,她并不是装的,也许,在很早之前,她就通过书信对他产生了好感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为什么?    蒋承泽闭眼,以手覆额。    后悔、自责的情绪纷沓而来,像无尽的雨点,在他腔里掀起狂风暴雨。    而更让他窒息的是。    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——    如果余敏真的赤诚又隐晦地把那些她珍视的、爱惜的、从未给过别人的都给了他。    而他却用他的傲慢,他的自以为是践踏掉她最后的自尊和爱意——    他又将用什么来挽留她?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