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省重点中学,第一名发言权的重量(微H)  (第1/4页)
    红叶在宁家的书房里坐下,手指攥着笔,停顿了好一会儿。尔祯半蹲在她椅子旁,眼神里满是担心;懿祯则背手站在窗边,安静注视着。    她终于落笔,字迹锋利如刀:    ?    致省教育厅领导:    您好。    我是本次省化学竞赛的第一名,简鸿烨。    关于本年度重本大学的保送名额,我已于校方沟通时主动放弃。    但我必须说明:我的放弃,不是对名额的漠视,而是希望机会落在真正需要、也真正配得上的人身上。    在我看来,成绩排名第二的彭同学,家境清贫,父亲残疾,母亲靠街头卖烧饼维持生计。但她仍然坚持学业,以微薄的资源考到全省第二名。她所展现的坚毅与潜力,才是“教育公平”四个字最真实的注解。    因此,我在此郑重声明:    我的弃权,不代表默认一切不合规的cao作。    我的弃权,不应成为任何人“顶替”真正努力者的通道。    教育的本意,是为国家选拔最有潜力的人才。    若这个名额被某些无关努力与公平的理由所取走,那不仅是对我个人选择的背叛,更是对所有寒门学子的打脸。    请各位领导三思。    此致    敬礼    简鸿烨    2011年11月×日    写完最后一个字,红叶呼出一口气,把笔一丢,靠在椅背上。    尔祯看得目瞪口呆,眼底翻涌着骄傲。    懿祯沉默了许久,眼神第一次柔下来,低声道:“……这才是第一名该有的锋芒。”    红叶写完,把信推到桌上。纸张边缘还带着她手心的微汗,墨迹未干,却锋芒逼人。    宁毅把眼镜摘下来,郑重其事地拿起那封信,一字一句地看下去。看完后,他长长呼出一口气,眉心深深皱着:“……写得好。”    他的声音里夹杂着复杂——既有记者职业的敏锐嗅觉,也有父亲式的担忧。    “你这封信,一旦送出去,就不只是学生的意见了。”宁毅看向红叶,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,“它会被放大,会被转述,会牵动不小的波澜。”    叶茉莉却更直观。她眼睛睁大,拍了一下大腿:“哎呀,你这孩子,胆子也太大了!这要是得罪了人,将来咋办啊?你才多大!”    红叶静静抬眼,眼神亮得像要点燃整间书房。    “阿姨。”她声音平稳,“如果所有人都怕得罪人,那永远也不会有人站出来。”    尔祯怔了一瞬,忽然想起三天后她受邀在市图书馆的青年演讲——那是省教育系统、甚至市领导都会派人旁听的场合。    他坐在一旁,心脏扑通扑通直跳,几乎要把人揽进怀里。他想说点什么,却被满腔的骄傲和热意堵住喉咙。    他只知道一件事——三天后,整个市图书馆,都会听见属于她的声音。    **    叶茉莉和宁毅带着尔祯开车去送红叶回家,家中只剩下懿祯一人。    雨点敲打窗台,像一首密不透风的鼓点,把他的心绪敲得更乱。    那封信还静静地躺在桌上,字迹凌厉、毫不拖泥带水。    懿祯盯着它看了很久,喉咙里却翻涌着一种说不清的情绪。    她不是局中人,却敢在这局里留下名字。    他自认一向敢冲、敢杠,连秦信义都能正面顶回去,可此刻看着红叶的字迹,却第一次感到一种钦佩里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