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楔子  (第1/1页)
    
楔子
    永安六年,东燕王朝事发惊弓之变,八州乱国欲要逼宫,三王起兵造反,老皇帝喘着不知何时能断的盛气亲自出征平乱,仍不能将乱民反兵尽数镇压,最后开国元勋公孙氏皇后狠兵屠戮,才把最后的幕后主使砍下挂在城墙前。    东燕,是个后权强盛的王朝,无人不知那公孙皇后强势狠厉,在背后架空着老皇帝的皇权。    大多数人以公孙皇后马首是瞻。她年轻时骁勇善战,如今垂帘听政二十八年,早已是东燕真正的帝王。    她与皇帝年少时的感情终消淡在暮年之时,不反杀他也是念在多年来的情分上,何况她需要这个皇帝傀儡,借此名正言顺。    恩恩怨怨何时了,已不重要,是爱是怨她都要拉着他一起下地狱。    公孙氏让人算了一卦,她命不久矣。    她死前不求登峰之极的天权,只求她的两个孩子能够在这虎视眈眈的皇宫中平安顺遂。    还要让东燕彻底成为公孙血脉的天下。    如此,她也瞑目了。    东燕刚更换永安年号的那年,她的小女儿出生,封号永乐公主,取名单字瑶。    仙人瑶台处,她的女儿本该配。    公孙氏要扶稳孙瑶的兄长,把他磨成一把锋利的剑,等剑出鞘见血的那日,也是东燕更迭之时,她便再也不用担忧她的女儿瑶瑶了。    危机暗藏,小公主又体弱多病,公孙氏便一不做二不休,对外宣称病死,然后为女儿化名,让自己的多年心腹带回了荆州养着。    而今六年过去,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之中。    琼华宫殿内,少年恭立在女子身旁,为她研墨洗笔。    也就这个时候母子俩会多独处些。    “母妃,何时把meimei接回来?”    少年放下挽起的广袖,退置一旁,压低了说话的声音。    公孙皇后很少落笔文章,多喜画字,她在纸上晕开一层浅浅的浮墨,然后点点加深。    “还早着,宫里的其他皇嗣太多,你又事务繁忙,我也抽不得太多空来看着她,倒不如就让她跟着李mama,等事情办完了再回来。”    少年:“当真不能让meimei进宫吗?”    “深宫常出红颜薄命之人,就让她在外面好好享受快活日子,李mama会教好她的。”    接着,公孙皇后换了一根朱砂笔圈花瓣,道:“长祯,你明白的,你那些伯伯舅舅都在盼着本宫死,还有远方的诸君们。东燕的祸根太深了,本宫尽心辅佐你是为了你们好,我无二心护全meimei,倘若出了什么意外,你也没了能够真心交付后背的亲人,我怎能大意?”    “完成大业后,如何光明正大接meimei回来?”    “一个手握重权的帝王是不会对反者心慈手软的,这样,才能坐稳这个位子。”    杀人,才是帝王最不该怕的。    “孩儿明白了,母妃。”    公孙皇后静坐了会儿,把未干的墨画竖起来,朱砂墨顺向流下,造就了一派血溅而流的画面。    “长祯,你也要当好这个哥哥。”    “孩儿定不负母亲所望。”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